本script為載入jquery核心使用,不影響頁面資訊瀏覽
台灣歌仔戲班劇團 Taiwanese Opera Troupe

捐款專區

  • ■國內匯款資訊:
    ◆ 銀行:永豐銀行(807) 雙園分行115-001-0018126-2
    ◆ 郵撥:19724772
    ◆ 帳戶:台灣歌仔戲班劇團
    值得珍藏的歌仔戲DVD
    更多影片分享更多影片分享
:::* 瀏覽位置:首頁 > 認識劇團

認識劇團


【台灣歌仔戲班劇團簡介】

  • 照片說明文字「台灣歌仔戲班」成立於1995年,為結合台灣民間職業歌仔戲優秀演員及現代劇場創作人員共同組成。成立宗旨是為集合不同領域的歌仔戲演員,展現成熟而獨特的舞台表演藝術,確立歌仔戲的傳統品質。另一面開放更多空間讓現代劇場編、導、舞台美術、音樂設計…等多方創作人員加入,讓傳統歌仔戲加入現代人的審美觀點、並富有現代的創作精神。期望能透過整理舊劇目及創作新劇目,振興舞台歌仔戲藝術,並開發歌仔戲多元化表演空間。

    1993年戲曲工作者劉南芳首度擔任獨立製作人,於國家戲劇院推出歌仔戲《陳三五娘》,由資深舞台導演黃以功執導、並邀請舞台設計大師聶光炎擔任舞台及燈光設計,為台灣歌仔戲建立了一個古典的文學風貌。1995年正式成立劇團,創團作品《李娃傳》首演於文建會主辦之第一屆「海峽兩岸歌仔戲聯合實驗劇展」,開啟兩岸歌仔戲編導及演出人員合作之先例,並將大陸歌仔戲的音樂改革成就引進台灣劇場,影響深遠。

    1997、1998年策畫及參與第二、三屆兩岸及新加坡歌仔戲學術交流活動;1999年創作劇本《桃花過渡》獲國家文藝基金會補助;2002年通過國家戲劇院甄選、推出新編大戲《長生殿》。同年於台北市新舞台推出《重返內台》系列,邀請內台歌仔戲佈景大師侯壽峰先生擔任美術設計及繪景工作,為台灣歌仔戲的美術史留下新頁;並以繪畫軟景為特色、持續推出「活戲專場」、「活戲工作坊」等教育性質演出及培訓,維護歌仔戲傳統劇目及傳統表演程式,至今《重返內台》已保存四個完整系列。
     
    2002 年12月首次結合台灣教會推出「聖誕節歌仔戲劇場」,透過「做大戲、謝平安」的活動,深入台灣各鄉鎮,並獲選參加台北縣宗教藝術博覽會、高雄縣藝術基層巡演…等,至今巡迴一百餘場;多次獲國家文藝基金會、國立傳統藝術中心、台北市、新北市、雲林縣、嘉義縣、台南市、高雄市…等各地文化局補助,為推動精緻文化下鄉、開拓本土藝術的演出場域、擴展戲劇教育的功能持續耕耘。

    2011年起獲選為文建會演藝扶植團隊至今。2012年獲選為台北市大稻埕戲院駐館團隊;以台灣歷史劇《郭懷一》獲得第一屆「台北市歌仔戲創作補助」專案,本劇是台灣歌仔戲首次以荷據時代的殖民社會為背景,描述漢人、西拉雅族、與荷蘭人之間的族群衝突,深具歷史意義,並巡迴彰化、雲林、台南、高雄等不同劇場展演。

    2013年起接受「好消息電視台」邀請,製作《好戲連台》節目,於每周二至周五播出,演出前加上導聆、並推出「歌仔戲小常識」,讓展演與藝術推廣並重。2014年獲選文化部補助與基隆文化中心媒合,結合基隆地區國小共同推動「戲曲武功教室」,以基隆在地故事量身製作「青少年歌仔戲」,推出《外木山的草鞋》,在基隆文化中心、及國小巡演。同年於羅東廣播電台製作《城市.舞台》節目,於宜蘭、台北、台南地區播出,推廣歌仔戲藝術。

    2015年「台灣歌仔戲班劇團」成立屆滿二十周年;在這二十年間,台灣歌仔戲從民間舞台進入專業劇場,劇團秉持著「創作才有發展」的理念,在時代變遷中研究歌仔戲的可能性、在創作新劇目中集結傳統及年輕一代的導演、音樂創作、舞台設計等優秀人才,維持發展能量。至今已推出《桃花過渡》、《百里名醫》、《亂世長江情》、《路得記》、《逃城》、《約瑟的新衫》、《拿伯的葡萄園》、《郭懷一》、《以斯帖記》…等十餘齣新編戲、改編將近二十齣傳統劇目。

    面對當代表演藝術的發展,「台灣歌仔戲班劇團」期待發掘並保護本土年輕藝術家的創作能量,透過精緻的製作、展現台灣戲曲創作人才的思維情感、拓展台灣歌仔戲各種表現上的可能性。只有不斷的創作才能為歌仔戲帶來汰舊換新的能量、維持台灣歌仔戲旺盛的生命力,這將是我們努力不懈的目標和心願。
*回上一頁 *到最上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