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script為載入jquery核心使用,不影響頁面資訊瀏覽
台灣歌仔戲班劇團 Taiwanese Opera Troupe

捐款專區

  • ■國內匯款資訊:
    ◆ 銀行:永豐銀行(807) 雙園分行115-001-0018126-2
    ◆ 郵撥:19724772
    ◆ 帳戶:台灣歌仔戲班劇團
    值得珍藏的歌仔戲DVD
    更多影片分享更多影片分享
:::* 瀏覽位置:首頁 > 媒體簡報
  • 字級選擇
  • 大
  • 中
  • 小

媒體簡報


台灣歌仔戲班活戲,即興演時事劇

  • 發佈日期:2012-05-24
  • 照片說明文字/台灣歌仔戲班提供
    【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】演戲沒有劇本,演員如何表現?「台灣歌仔戲班劇團」就要推出沒有劇本的「活戲」,在大稻埕推出四天七個不同劇目,甚至有三十年未曾演過時事新劇《運河奇案》,重現內台歌仔戲時代繁華風貌。

    昨日,在大稻埕劇場,歌仔戲界前輩廖秋、王蘭花、林美香、杜玉琴等人示範活戲的「套路」表演,廖秋演唱一段《雪梅思君調》、王蘭花、林美香、杜玉琴則演唱《運河奇案》。

    廖秋表示,所謂「活戲」,就是演出是沒有劇本,通常是有一位排戲先生,在後台分角色,及說明劇情,但真要知道戲如何演,排戲先生會要你以角色唱出演員自己心聲,所有的情節、說白、唱詞、曲調、感人的唱腔、激烈的武打、詼諧的對白,都在鑼鼓響起後,都在演員即興發揮中,片刻間呈現一齣完整的戲劇。

    台灣歌仔戲班劇團劉南芳表示,《運河奇案》在台灣已有三十年未曾演出過,日據年代,有一對恩愛青年,因愛情受到家人反對,一起跳入台南運河,是當時很轟動的時事,被改寫成歌仔戲,當時一定要唱的曲子是《運河悲情曲》、《運河哭》,用歌仔戲的「新劇」方式展現,以口白為主,穿時裝,再加上當時的流行歌曲,很像現在的電視八點檔。

    劉南芳說明一九三○年代台灣歌仔戲進入內台商業劇場,由於戲班間激烈競爭,觀眾要求演出內容變化多端,當時的歌仔戲班多採用「活戲」的編排方式。不論是傳統的演義小說、民間故事;新上映的電影、或是社會上的時事新聞在「活戲」的運作地被搬上舞台,號稱當代最傳統的「東方即興劇場」。

    「台灣歌仔戲班」六月三十日至七月八日在台北市大稻埕戲苑重張「活戲」旗幟,推出傳統「古冊戲」《孟麗君脫靴》、《楊乃武與小白菜》;時事劇如《運河奇案》;並邀知名苦旦廖秋老師擔綱演出拿手好戲《雪梅教子》。
  • 分享
*回上一頁 *到最上面